白玉兰本周末进入盛花期,今年预计增加68个“打卡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上海的白玉兰已逐步开放,本周末将进入盛花期。记者从3月6日市绿化市容局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今年本市还将进一步推广“市花”,预计全市将完成玉兰属植物特色园、特色道路、观赏点位建设等共计68个。3月16日,2025年上海市民绿化活动月暨白玉兰文化主题活动也将于闵行文化公园开幕。
截至前年底全市公园绿地白玉兰约有3万棵
作为上海市花,白玉兰对上海有着重要的标志意义,象征着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市绿化市容局公绿处副处长许晓波介绍说,近些年,本市园林绿化部门通过规模化种植,营造了一批集中观赏白玉兰的专类园或公园内的专类展示区,白玉兰种植数量多、栽植时间长、观赏性强,如市民熟知的闵行文化公园、上海植物园、世纪公园、共青森林公园等。同时,本市也积极在街头绿地中种植白玉兰等木兰科植物,增加市民感受度,如黄浦区“玉兰园”,引种了近20种新品种木兰科植物;人民广场区域2000年结合绿化改造,栽植了白玉兰221株。
2022年,本市开展绿地主要植物品种调研,共调研了166块绿地,其中59块绿地中种植了白玉兰、二乔玉兰、望春玉兰等玉兰植物,占比约35.5%。但作为市花白玉兰,总量仍显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园绿地中白玉兰数量约3万棵。
由于白玉兰根系为肉质根,对土壤积水较为敏感,积水容易引起根系腐烂,喜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而上海属盐碱地,地下水位高,不利于白玉兰生长。针对该情况,上海也开展了科研攻关和相关标准编制工作。近几年,市园科院建立了国家级玉兰试验基地,收集玉兰属植物资源324种(含品种),创建了华东地区最大的玉兰属植物种质资源圃,培育出具有知识产权的市花新品种6个,逐步解决白玉兰不耐上海水土的问题。2023年,编制了本市地方标准《白玉兰栽植养护技术规程》,对白玉兰苗木选择、栽植前准备、栽植、养护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2025年预计将新增68个特色园、观赏点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白玉兰推广应用,提高白玉兰显示度,2024年7月市绿容局下发《上海市花白玉兰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完成“1+20+30+100”的任务,在本市重点区域、窗口区域形成一批网红打卡点。其中,“1”是指启动上海市白玉兰文化公园建设,“20”是指新建、改建以白玉兰为主的玉兰属植物特色园20座,“30”是指新增白玉兰特色道路30条,“100”是指新增白玉兰栽植及观赏点位100个。
记者了解到,《三年行动计划》下发以来,市区绿化部门对当前白玉兰种植现状、应用形式及生长情况进行了调研,各区对照工作任务形成任务清单和专项应用方案。市绿化部门、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组织重点区赴河南南召等地进行白玉兰苗木考察,储备白玉兰苗木资源。同时,围绕玉兰属植物特色园、白玉兰特色道路、白玉兰栽植及观赏点位等方面工作,市绿化部门开展技术指导、栽植养护培训等。
2024年,全市新建改建静安芷兰花园、徐汇康健绿苑、浦东三林锲形绿地玉兰园等玉兰属植物特色园8个,普陀祁连山南路(金沙江路-延川路)、宝山大黄村公园白玉兰道路等白玉兰特色道路4条,黄浦四明里绿地、长宁虹桥人才林、浦东追光园等白玉兰栽植及观赏点位31个,应用白玉兰1914株、其他玉兰1366株。2025年1-2月,黄浦最美花园、虹口北外滩滨江绿地、徐家汇公园、静安市北绿地等白玉兰特色园和观赏点位陆续完成建设,共种植各类玉兰1396株。
许晓波表示,下一步,市绿化部门将继续举办白玉兰技术培训会,对区绿化中心、绿化公司等技术骨干开展白玉兰栽植与养护专项培训,提升白玉兰栽植养护水平。同时,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做好白玉兰的推广应用工作。2025年,预计全市将完成玉兰属植物特色园、特色道路、观赏点位建设等共计68个。
此外,除了对市花的推广,上海也在鼓励引导使用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提高本市生物多样性及绿色生态综合效益,编制形成《上海市主要乡土和适生树种名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