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员到全能创作人,阿朵用《天生傲骨》传承非遗打造未来民族美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3月7日晚,阿朵原创舞台剧《天生傲骨》在上海西岸大剧院拉开2025年度全国巡演的序幕。这部历时八年精心打磨的作品由音乐人、歌手、苗族鼓舞非遗传承人、跨界艺术家阿朵自编自导完成,从唱跳歌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守护者,阿朵到底经历了什么?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时,她说,这部剧的创作和任何艺术创作一样,都是作者“用生命书写”的,而在表现形式上,她在其中融入了2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因为我想用结合现代舞台的方式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作一个翻译,让当下的年轻人知道,它们是很酷的东西,这也是我打造‘未来民族美学’的立体化呈现”。
◇ 写自己的经历,给女孩们对抗困难的勇气 ◇
在妇女节前夕上演,《天生傲骨》不仅是一部文化传承的舞台剧,也是一份献给所有女性的成长礼物。“一个创作,不管是小说、音乐还是舞台,它一定是会融入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我看到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用生命书写出来的,我也一样。”阿朵说。
《天生傲骨》讲述了一位名为“叶子”的大山女孩在都市历经迷失打击后,踏上返乡之路寻找自我的奇幻冒险故事。这一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以寓言般的形式映射出现代女性自我觉醒与蜕变的历程。叶子必须闯过象征人生困境的24道关卡,每一次挑战都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女性面临的挣扎与考验;而每一次闯关成功也象征着她在逆境中坚守自我并获得新生。
阿朵曾经发过一张名为《死里复活》的唱片,讲述了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是我2012年的时候,病倒了,完全不能说话、不能走路,甚至差点猝死。随后我就退出演艺圈5年,完全去做了一个农妇,之后才重新回到这个行业。”阿朵说,大家如今看她,好像重新站在了一个高光的舞台上,但此前的这个过程“就叫死里复活”,“这个过程非常难,但是总有希望,还有方法,我想通过这部戏告诉年轻的女孩们对抗困难的勇气。”
阿朵希望通过这一部作品,鼓励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必受限于外界的传统束缚。“我是我所是,因为我天生就是。”不仅是一句台词,更是对每一位女性的肯定和鼓励,提醒她们在任何阶段都应坚持自我,勇敢做出选择。“在我作为一个女性的成长过程中,我非常想要在我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能够碰到现在的我,碰到这样一个大姐姐,我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她说。
◇ 融非遗于现代,塑造未来民族美学的样本 ◇
2017年,阿朵拜师国家级苗鼓传承人洪富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舞武术鼓的传承人。而在随后的2019年底她开始筹备舞台剧《天生傲骨》时,她就决定将非遗加入舞台。这次在上海完成大剧场首演,观众发现其中非遗元素丰富。“本剧有20多种非遗元素,包括我在内,有5位演员是非遗传承人。我用非遗的方式,在讲现代都市的女性成长故事。”阿朵说。
在这部剧里,观众能听见土家族的打溜子、咚咚喹和土家锣鼓,哭嫁习俗、芦笙调、水腔等各种唱腔也被融入其中。甚至一些古老的农作物劳作方式,像打粑粑、弹棉花、织布,所使用的农具都成了舞台上的乐器,“可能现在年轻的95后、00后都很少能看到了”。
“要将非遗融入舞台剧中,其实还挺难的,因为如果你要刻意地去体现,有时候它就会让观众出戏。既然我们做的是音乐舞台剧,那肯定是以音乐为主,需要非常巧妙地将这一切的非遗运用起来,放哪里、放多少,很费精力。”阿朵说,为此,她用上了现代舞台手段,让声场技术、服饰妆造和音乐演绎融合,共同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而音乐上,民族、流行、电子、原生态等音乐形式在舞台上交融碰撞,都市、山谷、幻境等剧情场景自由切换,让这部剧整体上非常独特。
更为难得的是,《天生傲骨》并非对非遗符号的静态复现,而是通过动态传承的视角解构文化基因。她希望这不仅是一场绚丽的视听盛宴,更是一场文化实验——舞台让非遗走出博物馆的橱窗,成为流动的、与当代对话的鲜活生命体。“我没有故意要塞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只是在用非遗的创新方式去讲故事。比如我们演过关,讲人生有24道关,每天有24个小时,一年四季有24个时节,不管是立春立冬还是惊蛰雨水,仿佛都有一种人生寓意包含在里面。”她说。
◇ 无功利的转型,期待将传统文化带向国际 ◇
阿朵曾是华语乐坛的初代唱跳女歌手,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创作始终走在时代前沿。而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她决心以更深层的文化使命定义自己的艺术人生。这部剧,正是她的文化理念的结晶,不过这一过程,对她而言堪称“一波三折”。
阿朵于2015年开始创作新民族音乐,2019年底,她开始转型创作这部舞台剧。“当时创作出来了,但种种原因没能上,2021年我再度做这部戏,但又因为没有运营经验——我只有艺术的经验,但是你知道它不是运营的经验。”直到2023年这部酝酿了8年的戏终于重启,阿朵跟自己说:“没关系,一波三折,再来!”
能够“再来”,离不开她的“翻红”。在参加了大热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后,她在很多人眼中“翻红”了,而她想做这部戏则成了“一件很傻的事”。“他们问我,为什么不趁机直接继续上综艺?我拿着这部舞台剧去谈合作,他们问我,为什么不去开演唱会?因为风险小、投入低、收益大且快,但做舞台剧需要我倾其所有,我不光没有时间去挣钱,还要把所有的钱都搭进来。他们问我,你能赚到你正常商业收入的1/20吗?我说不是1/20的问题,而是我的收入是负数。”
外界的几个追问,却坚定了阿朵的决心,“我为什么要完全奉献自我进去做这件事?因为一句话就能回答: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不缺一台明星演唱会,但是缺一台这样能够从文化和精神上带给你能量的舞台剧”。
相比于唱歌,表演对阿朵来说难度不小,但表演的难度和做这部剧的导演相比、和这个剧的呈现相比,“已经是很容易的事儿了”。她在剧中饰演85岁的阿婆,“我就把我自己当做85岁来活,我会问我自己,如果今天我85岁,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上天让我给的,我都给;上天给我的,我全都要’”。
《天生傲骨》此次的上海首演将连演7场,之后开赴北京及深圳,“我们是要去世界巡演的”,阿朵期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舞台呈现后,能在世界舞台焕发新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