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黄勇平:加快推进小区安装充电桩,破解“有车无桩”尴尬
2025-03-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电动汽车(EV)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之一,在环保、经济、智能化和便利性方面有着显著优势。然而,推广应用正面临电池储能密度、电池稳定性及续航能力提升、家庭充电桩建设亟须加快推进等挑战。其中,老旧小区充电桩安装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指出,“有车无桩”的尴尬局面,容易导致用户使用体验感下降,阻碍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这一问题需要破解。

黄勇平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已发布《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但地方实施细则尚未统一,部分城市缺乏强制性规范,物业公司常以“无明确依据”为由推诿责任。此外,充电桩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同品牌兼容性差,增加了选择和安装的复杂度。

当下,部分小区电力基础设施落后,小区物业不配合,部门间权责不清,也都在客观上导致业主申请难,很多人在选择车辆购买时被迫放弃使用新能源汽车。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带着此前调研时收集到的很多老百姓心声和期盼,黄勇平提交相关建议,希望加快推进小区安装充电桩建设,进一步提振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

他建议,强化政策引导与法律保障,完善顶层设计。“建议地方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指引》,明确物业的配合义务及处罚、奖励措施。规划、住建等部门应规定新建小区必须预留充电桩专用线路及防火分区,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应增设充电桩、烟雾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定期开展充电设施安全检查,建立责任追溯机制。探索物业与业主对充电桩建设、运维的费用分担和收益共享机制。同时,积极推动法规政策落实落地,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增强业主维权意识,并建立快速申诉通道,简化争议处理流程。”

“很重要的一点是,还要加快电力设施改造与资源共享。”黄勇平说,电网扩容升级,供电充足,是基础条件。因此,他建议,由国家电网牵头,对老旧小区实施电力增容改造,结合新能源补贴政策分担成本。由专业企业统一规划电网,携手电网企业提升安装效率,并加快推进充电桩统一技术标准。

“可以借鉴高速公路超级充电桩的‘即插即充’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并建议鼓励共享充电模式。对已安装充电桩的小区,鼓励‘多车一桩’‘车位分时共享’等模式,利用智能平台调度充电桩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出台政策,探讨移动充电桩的可能性。建议鼓励企业研发移动充电桩,夜间对可移动储能设备进行充电,储能设备再对汽车进行充电,充分利用‘谷电’的价格优势,也能解决一些车位不能安装充电桩的困境。”黄勇平建议道。

在黄勇平看来,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同样必不可少。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加强宣传引导、探索可持续的建设运维模式,以及开展试点示范,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都可以为全面加快推进小区安装充电桩积累坚实的实践范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