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沪携手育桃李,江西省希望小学教师来沪“充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实习生 张欣雨
业务课程、现场教学、团建互动、分组研讨……近日,来自江西省的50名希望小学、乡村小学教师来沪参加了为期6天的培训,丰富多元的课程安排让教师们耳目一新。这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海市希望工程和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联合在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举办的2025年江西省希望工程教师培训班。
“上海的一位金校长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也是值得我警醒的地方。”来自宁都县江铃希望小学的语文教师欧阳云媛是一位一年教龄的年轻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认真总结着优秀经验,对金校长分享的案例印象深刻,“他说曾在考察中遇到一位老师,对于学生的表演,无论好坏,他都会给予最热烈的掌声。”同时,上海的教育环境要也给了她启发,“作为乡村学校,我们存在硬件差距,上海的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也会购买相应设备。我们在教师培训方面也有断层,上海经常安排教师参加专家培训。”短短几天的培训让她更新了教育视野,在思考中积蓄前行力量。
1994年以来,上海希望工程积极助力江西教育事业发展,已累计为江西援建希望小学180余所,资助困难学生5000余人,各类项目累计捐赠6000余万元。除常规捐资助学活动外,早在2000年就启动了“希望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截至目前,通过网络及面授相结合的形式已为全国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免费培训希望小学、红军小学、农村小学教师23000余名,其中为江西培训教师800余名,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是赣沪两地教育协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对江西教育事业长期支持的延续。主办方设计了一系列精品课程,涵盖学校品牌建设、教师素养提升、师生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助力教师学思结合。
培训期间适逢第62个学雷锋日,特别安排了“学雷锋”主题党课。近年来,在全国关工委的指导和关心下,上海青基会开展了创建“雷锋班”和评选“雷锋好少年”活动,此次培训班期间,上海青基会向江西省乐安县申银万国招携希望小学授予“新时代雷锋学校”铜牌,进一步推动雷锋精神在江西校园落地生根。
授牌学校教师代表黄婳是一名有着12年教龄的英语教师,对于挂牌“新时代雷锋学校”工作,她介绍,学校将雷锋精神常态化建设,注重学科融合与红色资源利用,同时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定期组织观看主题电影等。“学校还对本土红色资源进行开发教育,组织学生赴‘五女跳崖’革命遗址研学等,这些灵活多样的开展形式将为学生们打开学习视野。这次培训让我深刻意识到,过去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专家们的案例分析让我学会了多维度教学。”黄婳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实习生 张欣雨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