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治病救人”淬炼为“守护生命”,2025届交医学生迎毕业“最后一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期望同学们把‘职业选择’铸造为‘终身信仰’,让‘治病救人’淬炼为‘守护生命’,将个人理想升华为使命担当,与祖国同频共振、同向而行,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盛夏六月,骊歌唱响。6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寄语2025届毕业生,给毕业生上了难忘的“最后一课”。
医者使命重于泰山,镌刻于心方能不负生命重托
毕业是一段美好时光的结束,也是另一场旅途的开始。毕业典礼上,2490名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们身着学位服,井然有序地依次走上主席台,学院领导和导师代表一一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拨帽穗,并合影留念。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定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即将正式成为白衣天使的毕业生们一同许下了庄重的医学生誓言,嘹亮的声音响彻上海世博中心红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为题给全体毕业生上了最后一堂课。范先群指出,大医精诚,非一日之功;仁心仁术,乃毕生之志。“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交医就选择了奉献”,同学们在白袍仪式上许下铮铮誓言,在杏林问道中积淀医道精髓,在临床实践里练就过硬本领,黄浦校园的刻苦钻研,附属医院的救死扶伤,都将成为值得珍藏的青春记忆。
范先群寄语2025届毕业生,要牢记使命,恪守医者初心,厚植仁心仁术。期望同学们传承前辈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的崇高品质,以大爱无疆秉持仁心,以人文精神尊重生命,以高尚医德关爱病人。
打造既有仪式感又充满温情的告别之旅
毕业典礼上,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时海波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以自身临床工作30年的经历着手,鼓励毕业生要有“同理心”、要有“进取心”、要有“忍耐心”,要有“爱国心”。他还以《下山》中的歌词,祝愿毕业生们带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基因,怀揣梦想,无畏前行,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华章。
在典礼尾声,歌曲联唱登台亮相。现场以“医路成长”为主题,以情贯穿,毕业生代表与师长、父母、附中附小的学弟学妹一起倾情献唱,或舒缓、或激昂、或温情、或励志,掀起全场高潮,“燃”动现场,表达交医毕业生对同窗、对师长、对母校、对家国的热烈而真挚的感情,也饱含对生活、对未来、对梦想的无限期许。
记者了解到,在毕业季期间,交大医学院还通过“远航叮咛”毕业生党员离校教育、“‘医’万种可能”毕业生游园会、晚会、“交医优毕说”宣讲等一系列活动,为毕业生打造既有仪式感又充满温情的告别之旅,引导大家始终牢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办学使命,以德为基,以医为志,为强国建设贡献自身的青春力量。
相关新闻:
医路智启 侨“健”未来,交医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医路智启 侨‘健’未来——聚侨心、汇侨力、助健康”主题活动本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启动,并发布首期健康科普菜单。科普讲座与互动体验环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医疗与评测中心负责人徐捷博士作主题为《眼AI:医疗智能与科普生成》医学科普讲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团队苏蕴医生引导现场参与者共同体验了“睛彩充电时刻”沉浸式健康科普。
未来,“侨‘健’未来”主题活动将依托“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机制,联合各区与高校侨联,开展面向社会的健康科普、义诊服务、健康+AI沙龙等活动,增强市民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大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