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创新设计登上世界舞台,2025巴黎设计周中国创新馆正式启动
2025-07-03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2025年9月,全球设计界的年度盛事——巴黎设计周将再次点燃世界设计舞台。7月3日,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举办的2025巴黎设计周中国创新馆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上,记者了解到,作为FACTORY主展场的常设项目,中国创新馆CCP (China Creative Pavillion)也将亮相此次巴黎设计周,来自中国的非遗创新设计、女性创作力量等都将登上世界舞台。

15家企业,20位设计师、艺术家参与

“早在11年前,我曾带着一些中国设计师和品牌去过巴黎,那时是代表上海去做创意之都的展览,11年之后,经历了几个月的筹备,我们将让世界再次看到中国创新的理念。”作为今年策展团队代表,MY STUDIO米曰工作室创始合伙人颜宓这样表示。

2025年中国创新馆的展览主题巧妙地用了“谐音梗”——“Wéi (Oui) 为”,有中文拼音也有法语单词,聚焦“为”这一多义而富哲思的核心字。“拼音的‘Wéi’体现了汉语的能动性哲学,也回应着法语‘Oui’开放而自信的语言精神,以一字之形串联起设计创新的多维叙事。”颜宓表示,“为”字则承载了中国设计从“格物致知”到“开物成务”的千年行动哲学。

颜宓介绍说,“Wei”的声调起伏又恰似塞纳河与长江的对话,汉语与法语并行,在否定与肯定、传承与颠覆的辩证中,重塑设计的文明语法。这场以音节为锚点的展览,融合了东方哲思与法式肯定的设计共谋,将从文化深度、美学表达与产业逻辑三方面,展开一场面向全球的中国创新设计叙事,同时也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设计对话。

今年的展览将分为六大单元,解构“WEI”的多义维度,重新书写中国原创设计的世界表达。“为Action—中国学院”体现中法教育的不同;“未Future—当代设计”展现设计的先锋视野;“微Microscopic—首饰与气味、物件”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和文化不同;“维Connection—材料与工艺创新”体现设计创新的基础;“巍Majestic—非遗工艺创新”聚焦非遗创新和传承;“蔚Growth—女性创作能量”则带去6组女性创新的作品,其中有创作者也有产业文化的推动者。“六大展览单元将从不同维度呈现中国设计的丰富内涵。”颜宓表示。

项目总策划、艺术家高健维则表示,此次展览共将有15家企业、20位设计师、艺术家参与其中。展览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家具、珠宝、陶瓷茶具、环保、首饰、气味、材料与工艺创新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了中国设计的多样性和创新能力。其中有9组参展作品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师生或校友,此外,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也参与其中。在展览期间,还会举办“世界女性创新力量座谈会”“当代中国设计跨界对话”等专业活动,为设计师、品牌商、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合作的平台,促进设计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以中国创新馆集结起有价值的设计社群

作为巴黎设计周历史上首个官方主展场内的中国常设展馆,中国创新馆于2023年由同济大学与巴黎设计周联合主办立项。“今年我们是第三次参加,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思考和期待。”作为此次项目的主策展人,中国创造学会理事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同济大学SustainX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娄永琪教授表示。

在他看来,尽管现在设计学科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中国设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有些东西还是历久弥新。“在如今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里,原先设计最原点的品质感往往被忽略了。所以我们想聚集一群设计师,放大这些品质感,希望让设计有更多元的生态。不管从哪里出发,把出发点的品质做到极致。”

娄永琪表示,除了作品以外,通过每一届的参展所凝结起来的设计社群更为重要。“这个社群本身到底能做什么的价值,实际上是充满想象力的。”他希望,因为巴黎设计周、因为中国创新馆所集结的社群,能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做出越来越多类型学的贡献,“这种贡献我们希望是从上海出发、能够体现上海价值取向的,在若干年以后能够让人觉得是丰富了中国设计内涵的。”

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胡飞教授表示,巴黎设计周强调自主原创,这是设计创新一直要坚持的东西。在本次展览中,同济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创新生态的构建者。这一活动只是创新生态中一个小节点,但杠杆作用和产生的社会影响非常大。他表示,随着学院学科的进一步建设,融合创新将成为主旋律。“我们也正在推动学院专业型校外导师的遴选工作,这一项目也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