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用算法反制算法,是对外卖骑手最好的保护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日前,上海公安交管部门打造“快递外卖行业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首创通过算法模型赋予外卖骑手“绿、黄、红”三色“交通安全码”。凡多次违反交规、屡教不改的骑手,将被标注“红码”,纳入行业“禁限名单”。自2025年4月施行以来,这份名单里已有420余名骑手。
超速、逆行、闯红灯,堪称外卖骑手违规“三件套”,天下苦之久矣。然而根治并非易事。以上海为例,全市外卖骑手数十万,分属不同平台,在算法驱策下争分夺秒地奔忙于大街小巷,如何管理,对交管部门构成了严峻考验。而交通安全码的推出,无疑是一项具有突破困局效用的举措。
交通安全码的特点就在于“用算法反制算法”。当前,社会上对外卖骑手不乏议论,指责他们经常违反交通规则,不仅拿自己的生命赌明天,还危害到公共安全。其实平心而论,很多情况下骑手是被算法推着走的。试想,如果因遵守交规超时,轻则扣分罚钱,重则丢掉饭碗,后果谁来承担?无奈之下,骑手们只得“用命送餐”。
有鉴于此,交通安全码将治理的触角伸向算法,以及算法背后的平台。按照规定,新入职骑手必须持“绿码”上岗,跳出黄码提示则需培训。一旦标注“红码”,不但骑手列入行业“禁限名单”,其所属平台企业也要承担责任。同时,交管部门借助科技力量,将骑手、车辆、企业数据全量汇聚,通过算法模型生成“高风险企业”“违法高发站点”等清单。对“低星级站点”和“高风险企业”,交管部门将开展约谈调查,责令其整改。今年以来,上海已累计查处未履行管理义务的站点203家次、企业13家次。
紧盯隐匿在骑手身后的系统,从源头上遏制违规内驱力,显然比简单地处罚个体有效。事实上,交通安全码上线以来,各大平台纷纷做出改变——有的取消超时扣款,延长配送时间,通过弹性调度减少骑手赶时间现象;有的建立“安全分”体系,将守法骑行里程与收入挂钩;有的设立“荣耀骑手”团队,将优质订单向安全表现突出的骑手倾斜……交管部门还联合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修订《上海市同城配送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自律公约》,明确“站点业务考核等级不得高于安全等级”,迫使企业优化配送算法。
以城市治理举措倒逼平台变革,精准切中外卖配送行业交通乱象治理难题,用算法反制算法,是从源头上破解骑手违规困局。它不仅改善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还推动平台企业优化运营模式,也保障了骑手的权益。这种立足实际、多方联动的治理方式,为解决新业态下的城市治理问题提供了有效范例,期待更多类似创新举措出现,让城市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