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CCG漫展开启“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孙思毓
7月4日,伴随着热浪,第20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在万里晴空的好天气中顺利展开,为全国及全球动漫爱好者开启精彩一夏。在这里,年龄与文化差异消融于对动漫文化的共同热爱中。
多方参展,创意汇集
作为首届“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的核心活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 2025)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为期三天的盛会吸引了来自日本、菲律宾、墨西哥、尼泊尔等全球多地的参展商。场馆一楼设有独立游戏区、桌游区,并首次推出上海国际桌面游戏精英赛,将汇集100余位全球桌面游戏设计师,近300家创意工作室,集中呈现桌面游戏及衍生创意领域的活力与魅力。展馆内,国际元素无处不在。欧美设计师正热情讲解原创桌游规则;独立游戏区内,各位开发者展示着风格迥异的作品。在一楼的原创设计师区,一位年仅12岁的小小设计师Leo Jiao带来了自己设计的两款桌游,其中一款以猫咪领养为主题,规则简单却创意满满。他9岁的妹妹是他所设计的“内测官”,此次也作为解说员带领着感兴趣的游客们在现场进行试玩,她年龄虽小,在规则讲解时清晰明了,有模有样。
游卡原创桌游工作室的《海棠诗社》今日首发。这款桌游以《红楼梦》为主题,精致的画风与有趣的玩法兼具古韵气息,现场试玩氛围火热,几位来自复旦桌游社的同学们在试玩后当场就背走了一盒。
本土力量崛起,文化融合创新
除了以《红楼梦》为主题的《海棠诗社》,现场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桌游设计并不少,经典的三国杀、以山海经为主题的桌游、以中国首场统一战争即涿鹿之战为背景的区域控制战争策略桌游《滥觞》等都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试玩。
现场引人瞩目的不止玩法多样的桌游,还有本土的动漫、游戏力量。腾讯视频带来的《诡秘之主》沉浸式体验区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打卡,塔罗迷雾与蒸汽朋克风格的融合,首次线下呈现克苏鲁风格的中式奇幻世界。库洛游戏的《战双帕弥什》展区则让玩家体验硬核动作游戏的魅力。
在二楼的独立设计师区,美术专业的Kerry正热情介绍她融合国画技法的IP衍生作品,“我这是把上美厂的经典哪吒形象与水墨技法结合,画了一本图册,可以根据图册里的图案去找相应的制品。”聊起各种动漫,这个一开始显得腼腆的摊主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一听遇到了同好,她更是豪气地拿下架子上原本用于售卖的周边塞给“知音”。
上海公共交通卡的展位前,本土与国际IP和谐共生。绝区零、初音未来、名侦探柯南等联名全国通用交通卡并列展示,成为城市日常生活与二次元文化结合的生动例证。
不同国别,共享热爱
展会现场,年轻创作者的热情令人瞩目。徽章、镭射票、色纸、立牌、抱枕……各类制品一应俱全,各种IP琳琅满目。9岁的混血女孩月月牵着父母的手,兴奋地穿梭在展位间,“平时我爱在电视上看动画,但能在现场见到这么多角色太棒了!”她来自美国的父亲笑着补充,“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中国漫展,这是一次了解中国年轻文化的好机会。”摊前一位金发外国女孩也引人注目。她背着“痛包”,漫步在展台之间,对展品表现出浓厚好奇,她是在上海留学的大学生,在周围一些中国同学的影响下,她也喜欢上了一些中国游戏里的角色。
高二女生小莫9点刚开场就已到展馆,她身着精致cosplay,全程亲自演绎角色。她从初中开始尝试Cosplay,对历年来的上海漫展更是如数家珍。“每年只要有空,就会和朋友一起出cos去逛,”她说,“和别人一起塑造自己喜欢的角色会有一种特别的满足,尤其是遇到一些认识角色的人来合照,会让我感觉自己受到了认可和喜欢。”
即使非二次元爱好者也被现场氛围感染。麦当劳员工小袁趁休息时间逛展,“虽然我不是圈内人,但这里氛围很棒!特别是舞台上的舞蹈和大家的互动都很有意思。”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孙思毓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