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书写中越友好新篇章注入青春力量,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之“不忘初心”研学营圆满结束
2025-07-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通讯员 张晨

参观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探访胡志明在上海的足迹;走进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感悟人民城市理念;登上“上海之巅”观光厅,感受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蓬勃发展速度;与上海青年代表座谈交流、分享经验,增进中越青年友谊……一场跨越山海的互学互鉴之旅,为书写中越友好新篇章注入青春力量。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邀请越南青年赴华开展“红色研学之旅”的重要倡议,共青团中央会同团上海市委共同举办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之“不忘初心”研学营,邀请29位来自越南胡志明市的青年于6月30日至7月4日来沪研学。中越两国青年代表共同参加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研讨交流,探寻中越友好的红色基因,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凝聚青春力量。

在探寻红色基因中追溯信仰之源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也是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越南青年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

“这些先辈在与我相仿的年纪,就肩负起如此重大的使命,他们身上那种青春勃发、奋发向上的气息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对初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庄严的历史场景中,34岁的越南青年黎公诠近距离感受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1933年8月,宋庆龄在莫利爱路寓所(今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会见胡志明,协助他恢复与法国共产党组织的联系。本次研学营特别安排越南青年走进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并举办“胡志明在中国”专题讲座,讲述胡志明主席在中国的革命足迹和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的“同志加兄弟”的中越传统友谊。

“得知宋庆龄女士曾在这里与胡志明主席会面,我内心非常激动。这栋建筑不仅承载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伟大理想,更见证了中越两国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我将把在这里汲取的精神力量带回越南,向更多人讲述这段动人故事,用实际行动续写两国青年友好交往的新篇章。”胡志明共青团胡志明市委副书记阮登科分享了自己的参观感受。

来上海之前,胡志明共青团胡志明市党政机关委员会副书记阮长江对中越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友谊有所了解,但大多来自书本。聆听了专题讲座并实地参访后,他对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有了很多新的感受,“作为年轻一代,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要继续发扬两国的传统友谊,促进中越之间的合作”。

在寻访伟大成就中激发奋进之力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上海正深化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围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越南青年实地考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实践。

杨浦滨江作为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曾是以机器轰鸣著称的“工业锈带”,而如今,工业遗存改造已让这里蜕变成了市民休闲漫步的“生活秀带”。在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越南青年在“手摇式互动”机器旁摇动摇杆开启城市记忆,在“无废城市”互动体验中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流程,与“乐业上海”政策解读人申杨(AI)交流杨浦滨江的规划与发展。一幅幅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生动图景,让越南青年深刻体会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越南年轻人什么时候可以用上得物App购买心仪的商品?”走进上海得物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大家对得物的商业模式、业务布局、用户分布及技术创新等情况都非常感兴趣,问题一个接一个。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物已与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商家开展合作,“期待在越南的业务也能尽快开展”。

在位于浦东新区的“模力社区”,一款用流利的英文与观众互动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越南青年的目光。作为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力社区”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团队和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合作平台。

大飞机是典型的高端制造业,项目覆盖广、技术要求高、产业带动力强。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越南青年零距离参观了先进的C909生产线和C919生产线,并登上 C909飞机体验,亲身感受到“中国制造”的磅礴力量。

“这次研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海各个领域的迅猛发展。”胡志明市建设厅组织人事处副处长阮陈英武说,“上海的城市建设得非常漂亮,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就是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一点和我们的理念是一致的。”

在深入交流互鉴中浇灌友谊之花

中越两国地理相连、文化相近、民心相通、制度相同、命运相关,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机遇和挑战。本次研学营着力促进中越青年在思想层面的交流碰撞,安排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亲和、智慧的领导人,他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并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6月30日下午,越南青年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讲座,胡志明市第十一郡勒龙君小学总辅导员刘黄福在聆听讲座后说道。

7月1日上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越青年读书分享会在上海中心大厦举办。两国青年代表围绕《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习总书记嘱咐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两个重点篇目,深入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探讨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胡志明市医药大学学生邓黎明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为越南大学生指明了方向,他深刻认识到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小我”成就“大我”,为越中两国的共同繁荣贡献青春力量。刘黄福表示,“自找苦吃不是盲目吃苦,而是要培养在困难中汲取力量的坚强品格,我会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融入今后工作中,助力青少年成长为建设祖国、传承中越友谊的栋梁之材。”

7月4日下午,在位于青浦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金融产业园,本次研学营迎来了最后一个行程——中越青年工作研讨会。两市青年代表分别围绕深化共青团改革和引领青年投身城市发展两个主题作深入交流。“越南和中国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同为越南和中国的年轻一代,有着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此次研学,为我们与上海青年交流提供了绝佳机会。”越南青年阮晋生表示。来自胡志明市干部学院的黎伯兴期待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团组织、院校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的有效路径,为培养信念坚定、担当有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据悉,2001年9月,共青团上海市委与越南胡志明共青团胡志明市委签署了《合作交流备忘录》。2024年12月,双方在已有合作基础上又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附录)》,在开展青少年交流、组织青年代表团互访、深化青年人才共育、畅通合作联络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了项目和机制,为未来合作擘画了崭新蓝图。

下一步,双方将以《合作备忘录》为基础,构建长效交流机制、创新交流互动模式、探索打造精品合作项目,不断夯实合作根基、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两市青年工作交流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为两国各自社会主义事业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凝聚青春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通讯员 张晨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