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开启“大咖开麦日”,让青年人才与行业大咖对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依托位于张江的天之骄子科创社区,搭建起全区首个青年人才与行业大咖领袖对话、实现创新思维碰撞的交流舞台,这一浦东张江高科“895先锋·大咖开麦日”今天正式开启。首讲“交叉融合促发展 齐聚张江话前沿”聚焦“核药”领域。
生物医药创新,学科交叉显优势
生物医药是上海及浦东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相较于传统化疗与靶向治疗,核药能够更精准地定位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进而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分享会邀请到多位重量级嘉宾,长江学者、杰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系主任樊赛军,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主任、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院士程震,晶核生物医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海华等专家围绕“核药”主题,介绍了该领域最前沿的“黑科技”,分享了对行业发展的深刻见解。
核药作为精准诊疗的“未来产业”,其发展高度依赖放射性同位素供应、专业设施和政策法规支持。余海华告诉记者,作为核药领域的创业者,将公司落地张江,是因为其发现张江在打造核药生态圈方面有独特的、难以复制的优势,如政策与监管先行优势、技术研发与创新集群、供应链与基础设施优势、国际化合作与资本支持。
记者了解到,在核药新赛道上,张江创新药企持续探索,不仅致力于在新靶点、新分子、新适应证、新核素等方面寻求突破,同时也积极加强供应链建设,力争在“核”竞赛中占据有利地位,助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张江高科正致力于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在生物医药与其他硬科技产业的交叉融合中,做出诸多创新实践。
据此次分享会主持人、张江浩珩总经理助理、上海市金融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储小飞介绍,在生物医药与其他硬科技的产业交叉融合方面,主要关注的领域包括两方面,一是AI+生物医药,二是IC+生物医药。储小飞表示,张江高科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的本质是打破产业边界,通过技术协同、空间聚集、制度突破和资本联动,达到让不同领域从“单点创新”迈向“系统融合”的目的。
优化安居服务,守护人才基石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张江高科作为张江科学城的重要开发者、产业资源组织者和产业生态引领者,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895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科创社区治理模式,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以人才发展为“核心点”、以生态优化为“发力点”,不断提升科创社区治理的融合度、培育度和活力度。
目前,张江高科已建成集贤天地、天之骄子等人才公寓,现有房源4300余套,在建1500套,可满足9000余名产业人才居住需求,为科创群体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
其中,天之骄子青年人才社区位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核心区域,项目总体量22万平方米,其中人才公寓可租赁面积近13万平方米,提供2065套公寓房源,该社区项目运营已近14年,累计入住人员2.5万余人。社区内来自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的住客占比为80%。
上海百拓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冯宇在张江已工作一年多,他表示:“张江高科专为园区企业和人才打造的‘Ai张江’APP使用体验非常好,无论何时,有问题都能线上联系管家,400热线也24小时在线。社区内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食堂、健身馆等商业配套,很适合我们这种经常加班到深夜的人。而且每周常态化举办的IC咖啡、ITalk产业沙龙、交叉科学论坛等活动,让我们在工作之余能随时了解行业动态、碰撞创新火花。”
冯宇表示,天之骄子科创社区与普通社区不同,不单是解决了青年人才“住”的需求,还为我们提供了链接产业、创新创业、自我发展等服务,构建起科创人才发展新生态。此外,社区内经常会举办芯聚场、芯生代、青年夜校、895创客学习周、相亲交友等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大家也拓展了“朋友圈”。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张江浩珩创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