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外卖大战,薅羊毛的尽头是什么?
2025-07-16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电商在外卖领域的补贴大战,在这个酷热的夏天,烽火再起。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外卖,突然就掀起了一场资本与流量争夺的“三国杀”:“0元奶茶”“满25减21”只是基本操作,更离谱的还有平台倒贴钱的,消费者买杯奶茶还能赚钱。店里的外卖接单系统全天不停,制作咖啡奶茶的店员累到“瘫痪”,外卖骑手“一骑难求”,消费者也不轻松,有人晒照片说“家人轮流点,一天喝3杯,糖分严重超标”。

这样的盛况,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团购网站、打车软件、共享单车的混战。当市场已经跨进了巨头时代时,没想到这些平台为了进入所看重的即时零售领域——这一领域被专家分析在2030年可达2万亿的规模,还能有如此杀红眼的时刻。

平台真金白银地烧钱,让“疯狂星期六”盛况空前,全民薅羊毛狂欢节上线。熬夜凑满减和拼单,只为能零元拿下十几块钱的奶茶的年轻人戏称,“排队领鸡蛋是祖辈的仪式感,血液里就流淌着薅羊毛的基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领”。他们将资本恶战的战场,变成了一场行为艺术的秀场。社交媒体上,晒单与攻略都是流量极高的帖子。

网友们忙着发战报,各大外卖平台也同样在忙这事儿。每一家都在发喜报,订单量飙升了百分之几百,带动了多少消费,又带动了多少就业。平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消费链条上的每一方似乎都是大赢家。

这样的场景对普通人来说,当然很热闹、很有趣。不过,如此方式催生出来的“繁荣”经历过几次,公众就很警惕了:平台的羊毛,不是那么好薅的,就像当年的网约车大战,补贴潮一退潮,垄断定价和服务质量的滑坡,就开始由消费者来埋单了。

所以,平台冀望通过这样的补贴大战,来跑马圈地打响自家品牌,同时培育市场的消费习惯,可能难度要加大不少。年轻的消费者们如今都信奉一个道理:补贴一停,情感归零。你今天捧出一个超级巨头,就有可能承受服务降级、价格上涨的恶果,所以他们对参战各家都“支持”,就是希望能够彼此制衡。

商家们也都很理智,平台的繁荣都是平台的,订单狂响之后他们并不会盲目扩人囤料,实在忙不过来就直接暂时闭店消化订单。某地餐饮商会的倡议书更是理智呼吁立即停止烧钱大战,称极端补贴已经造成了商家、消费者和骑手的“三输”。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商品质量、服务水平与销售价格的均衡。即时零售领域在资本推动的“薅羊毛节”的带动下,肯定会有规模性的扩张,改变一代人的消费习惯,但天下没有领不完的鸡蛋,补贴大战不是长久之计,平台还是尽快同步研究如何优化服务和技术创新的课题,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吧。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