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码头协同发力,外高桥港区保障国产汽车高效出口
2025-09-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振宇/文、图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出口量第一对于汽车码头而言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海关又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9月11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随“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海通国际码头,通过和码头的工作人员和海关关员的交谈来感受中国汽车工业崛起背后的故事。

生意太多成“烦恼”?

“眼前这艘就是内贸船,一般来说,内贸船有110米长,10米多宽。相比内贸船,外贸船要明显大很多,有的时候可以大一倍。”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海通公司)码头运营部调度科经理魏加健指着船介绍道。

魏佳健告诉记者,自己从2008年进入海通公司时就发现,码头上有不少国产车在等待出口,不过总体来说,国产车的出口还是阶梯式发展的。“刚进公司的时候,国产车出口的国家大多都是第三世界国家,比如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最近这些年,国产车做得越来越好了,很多都卖到了欧洲。”

除了销售的目的地变了,这些年汽车的能源形式也有所变化。“2023的时候,我曾做过一个大概的统计,当时新能源的占比大约是30%,这几年虽然没有准确地计算过,但是据我的观察,新能源的占比已经达到了50%,甚至更多。”

国产车的崛起也让海通公司有了“甜蜜的烦恼”:车越来越多,仓库的面积却没有增大,如何有效利用仓储面积成为了海通公司的烦恼。2023年12月,海通公司的整车自动库正式落成,这也是全国首个国产化全封闭口岸大型汽车全自动化仓库。

“投入运营以来,这个库区已经完成了超过44万次的车辆吞吐,先后有48个品牌的汽车进入过这个自动库。”整车物流部的业务经理林杰向记者说道。林杰告诉记者,没有整车自动库之前,车辆完全需要依赖人工进行填单、清点等环节,但是现在,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高度、大小自动分配适合的库位,效率大幅提升。

海关精准施策,助力中国汽车走向全球

2025年1-8月,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累计监管外港海通码头出口汽车96.27万辆,同比增长19.35%,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国产汽车出口“成绩单”。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外高桥港区海关与海通码头的深度协作,通过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物流通道,为国产汽车扬帆出海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上海口岸进出口汽车核心枢纽,外港海通码头实力雄厚——不仅是全国最大单一整车滚装码头,2024年更以“两港三地”363万辆的吞吐量首次登顶全球第一。“目前,码头已开通15条国际汽车滚装航线,覆盖131个国家和地区的289个港口,每月靠泊船舶约100艘次,航线网络遍及欧洲、南美、澳新、中东等主要市场,为车企提供了通达全球的水运服务支撑。”上海海关所属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查验九科科长陈佳说道。

陈佳告诉记者,为应对出口增长态势,外高桥港区海关精准施策。一方面,畅通监管“绿色通道”,依托“关企联络员”机制与在线业务协调平台,提前掌握滚装船靠泊计划,推动车辆进港、堆放、查验、放行等全流程无缝衔接,同时建立预约及应急处置机制,实现通关“零延时”。另一方面,激活运输“绿色通道”,发挥港区“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区位优势,推行“属地报关+水水联运”模式,将长江沿线港口与外高桥港联通成网,2025年1-8月通过该模式出口的车辆达33.9万辆,占出口总量的35.2%,既助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也进一步巩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

接下来,外高桥港区海关将持续深化与码头企业的协同合作,不断优化监管服务举措,为国产汽车出口保驾护航,推动更多中国汽车高效走向全球市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振宇/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