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科技人才现场求职,今年外滩大会的招聘会上了不少科技狠活儿
2025-09-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9月13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科技人才招聘会举行。作为连续3年落地外滩大会的招聘盛会,本次活动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下,由外滩大会组委会主办,上海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与蚂蚁集团共同承办,吸引阿里云、美团、淘宝、蚂蚁、小红书等50余家企业携超1500个社招、校招岗位亮相,覆盖人工智能、互联网、具身智能、金融等热门领域,10000余位科技人才到场交流,企业现场收集简历达6500余份。

本次招聘会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专业性与产业影响力深度融合,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双向奔赴”的坚实桥梁,让公共服务的“温度”与科技创新的“速度”同频共振。数据显示,今年招聘岗位数较去年增长50%,超6成企业发布AI岗位需求,自2023年首次设立以来,招聘会已实现岗位数连续三届增长,成为科技人才求职与企业引才的重要平台。

科技“狠活儿”加持,招聘效率与体验双升级

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科技元素贯穿招聘全流程,让传统求职模式焕发新活力。海纳AI与支付宝就业联合打造的“碰一下投简历”区域人气高涨,工作人员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介绍,这是专为本次活动设计的AI直聘新体验——求职者用手机轻碰设备,即可获取对应岗位信息,还能通过AI直面功能完成面试投递;后台会生成包含匹配度、意愿度双维度分数的AI意向简历报告,助力企业快速完成初筛。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顺丰、瑞幸等蓝领用工量大的集团,校招领域也针对技术类、销售类及管培岗位展开服务。

记者还在现场发现了AI面试间,据工作人员介绍,AI面试聚焦企业招聘前端,能有效解决HR时间精力有限、部分业务面试官技巧不足等问题。“传统模式下,HR每天最多面试30-40人,而通过AI搭建岗位模型后,单日面试人数可达300余人,并发量甚至能突破2000人。更重要的是,业务部门领导可先通过AI面试了解候选人基础能力,后续面试能更聚焦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经验与匹配度,大幅提升招聘效率。”

此外,招聘会还联动外滩大会10000平方米科技展览与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让求职者实现“先体验、再求职”的无缝衔接。合肥工业大学的瞿同学先在展区体验了“AI健康管家”AQ,随后精准投递蚂蚁集团AI产品经理岗位,他表示:“以往只能靠网络了解企业,现在能亲身体验未来可能服务的产品,求职目标更明确了。”现场同步设置的AI职业测评、职业发展服务等环节,也为求职者提供了全方位智能化支持。

加拿大海归应聘者Elise告诉记者:“关注到‘饿了么’岗位,现场进行了咨询;但因自身工作经验偏海外市场,而‘饿了么’侧重本土市场,求职匹配度不高。”不过,相关负责人为他推荐了一些更合适的公司,他表示会关注并尝试这些新机会。

行业洞察与产教融合并行,助力人才与产业同发展

本次招聘会不仅是供需对接平台,更成为行业趋势的“风向标”。科技企业领袖与人力资源专家围绕“AI时代人才就业及岗位趋势”展开研讨,同道猎聘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晓峰在现场分享了当下企业的用工趋势:今年上半年数据科学家、机器人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AI相关岗位新发职位同比增长超50%,且企业用人观念正转向重视人类创新力、洞察力与跨界整合能力。英特利普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金一粟则指出,全球化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中国企业需加速从“心态先出海”向“生而全球化”转型,而出海岗位平均薪酬近年也呈稳步增长态势。

针对AI人才紧缺的现状,招聘会还推动产教融合落地——蚂蚁集团学习成长中心与传智教育现场签约,双方将联合打造数智化人才培养生态圈,打通人才就业“最后一公里”。作为承办方与招聘企业,蚂蚁集团此次提供超500个技术类岗位,其2024年新招募毕业生中技术人才占比达84.7%,科研投入更是连续三年超总营收10%,2024年投入额达234.5亿元,彰显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与投入。

外滩大会科技人才招聘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立足全球视野、紧扣AI时代需求,搭建更高效的人才对接平台,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推动企业与科技人才实现双向共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