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科学计划在沪发起,未来十年将完成里程碑突破
2025-09-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20日开幕。作为第十八届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天在沪召开的2025介观脑图谱国际研讨会上,科学界正式发起“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并宣布成立“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

以国际合作发起这一大科学计划

在这一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海南大学、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研讨会上,“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宣布成立。科学界正式发起“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对灵长类脑图谱研究的系统性合作正式启动,为进一步整合国际优势科研力量、推动数据与技术共享、深化脑科学前沿探索提供了战略框架与合作基石。  

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介绍了“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

他表示,这一大科学计划是中国凝聚全球脑科学核心科技力量、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举措之一,将助力中国在国际脑科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自2020年科技部在上海召开“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启动前期工作座谈会并宣告成立中国工作组以来,该计划已凝聚一批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并持续扩大国际合作网络。目前,中国在介观脑图谱绘制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方面已发挥引领作用。

据介绍,联盟作为“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的执行组织,现已汇聚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名成员。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美国哈佛医学院、德国马普学会等60余家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吸纳了多个国际同步辐射光源中心,在科研资源与人才结构上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合作潜力。

用十年时间实现脑图谱研究三大里程碑

蒲慕明院士发布《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白皮书》对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未来十年的核心任务进行了系统布局。

未来十年,脑图谱大科学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性、开放协作的科研网络,协调技术开发和脑图谱研究的国际力量。同时统一技术标准与数据规范,促进图谱绘制技术、关键设施、分析技术的全球共享。

通过整合全球顶尖科研力量、关键技术与设施等资源,该计划有望系统揭示灵长类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奥秘,推动脑疾病机制研究、类脑智能发展与神经医学应用进入新阶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以实际行动开创全球科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新未来。

蒲慕明院士表示,这一大科学计划的愿景是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图谱研究领域最终实现三大里程碑。首先是绘制首个全面的具有细胞类型特异性的灵长类全脑介观联接图谱,揭示支撑认知功能的神经网络架构原理。其次是建立单细胞分辨率、多组学的灵长类脑细胞图谱,揭示全生命周期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细胞多样性的系统表征。同时绘制突触的精细三维结构图谱,识别与认知等脑功能相关的突触特征标记,揭示与衰老及脑疾病相关的突触超微结构。

“最开始我们以为要花15年,现在看10年就可以实现,重要的是目标明确。”蒲慕明院士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是脑科学介观图谱研究领域的一项里程碑事件,更是中国积极响应“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倡议、引领国际大科学合作的生动体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