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从两个道歉里,读取解决社会痛点的要义
2025-10-28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歌手郑智化批评深圳机场事件前后,两个道歉引人注目:机场方面率先道歉,说明情况并提出未来优化方案,获得了理解;郑智化随后道歉,解释了自己气愤之余的用词不当,并感谢了当时帮他推轮椅的小哥等服务人员。两个道歉,是文明社会的“体面”底线。

机场远机位的登机升降车,跟机舱确实存在一定的落差,普通人抬抬脚过去的事儿,对残障人士来说真的相当不友好,郑智化有怨言,深圳机场来道歉,是没有忘了作为服务机构的本分。

在说明情况的时候,深圳机场放出现场视频,既承认了高度差确实存在,也显示了郑智化的实际登机场景,至少是有不少人在努力服务的——小哥搀扶、空乘伸手保护。在被一些网友指出并未有“连滚带爬”的狼狈场景出现时,郑智化的道歉,是不想让个人感受磨灭社会善意。

但文明社会,又不能只看“底线”。两个道歉,没有改变的同一个事实是:我们的残障人士出行,确实还有着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有些何止是不如意,简直是痛点。

不可否认,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一直在努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公共场所的残障设施,在建设规范上就有着硬性的要求。但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四肢健全的普通人,都会或多或少关注到针对残障人士公共服务的缺失。走着走着突然消失或者被无数电瓶车占据的盲道,要么锁着要么脏兮兮甚至烟雾缭绕的无障碍厕所,其实都有可能成为压垮残障人士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残障人士不太愿意出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郑智化是艺人,职业就是舞台表演,所以他需要经常性外出,努力工作没有错。碰到这样的不顺利多了,个人感受难免会被放大。正如最近在两岸流行的那首歌,“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有网友因为他并未真的出现“连滚带爬”的场面,而质疑他的批评动机,这倒也不必,因为这个词如今更多的是形容心理状态而非身体形态。难道,我们还真的期待残障人士出行时,要出现连滚带爬才配得上同情?

城市的现代化文明水平,应该要接受公众的检阅。它需要容得下一位残障歌手的批评,也完全可以因为躬身自省的态度,得到全社会的鼓励——自省是中国人五千年传承不断的美德。

无论是温和的建议,还是郑智化这样激动的吐槽,当事件升温成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时,我们应该期待的是,它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进步。避免“立场优先于事实”可能导致的认知偏差,避免对立情绪扩散,而是理性看待公共服务的瑕疵与改进空间,这才是公共议题讨论的关键。

郑智化在道歉声明的最后说:“因事件引发的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我个人感受意义更大,交给社会各方讨论。”

人谁无过?文明社会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在讨论甚至争论中不断前行。如果两封道歉信引起的热议,真能在未来为残障人士带来独立生活、独立出行的更便利环境,那就真的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陆天逸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