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小叶子”共绘同心圆,第八届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整装待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受访者/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博会“越办越好”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政府港澳办、市台办指导下,团市委、市青联牵头组建第八届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通过港澳社团、上海高校招募81名港澳台青年(其中专项招募港澳台志愿者71人,上海高校招募港澳志愿者10人)共同参与进博、服务进博、共享进博。11月4日,第八届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上岗仪式举办,志愿者整装待发,将秉承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对共享发展机遇的期盼,以“小叶子”的共同身份,诠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志愿心声 跨越山海的青春奔赴
第八届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上岗仪式上,3位港澳台志愿者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志愿服务经历和对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的期许。
“跨越山海的奔赴”,这是香港志愿者黄家庆对此次进博之行的定义。来自香港大学的她,志愿服务足迹从香港延伸至内地。从为云南偏远地区孩子线上授课,到赴福建农村支教,她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从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两颗心跨越山海的相拥”。那些隔着屏幕的笑脸和山间阳光下干净热烈的笑容,让她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山海里,处处是温暖”。在看到进博会志愿者招募信息后,黄家庆第一时间报名,她期待与数千名“小叶子”并肩作战,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和友谊。
“每一句饱含笑意的‘谢谢’,就像大家都爱喝的珍珠奶茶,收获的是甜到心里的温暖。”从活动指引到策展协助,从培养小学生讲解员到运营服务台生的自媒体,来自台湾高雄的吴怡萱秉持着“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理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致力于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谈及进博会,她说:“终于等到这一天!”她号召大家“以志愿为桥,用真诚作桨”,共同书写“向前进,博青春”的青春记忆。
来自澳门的郭祺宇是一名“二年级小叶子”。两年前,第六届进博会的志愿服务初体验,让他有机会置身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亲身感受全球经贸脉搏的强劲跳动,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初识到重逢,不变的是他作为中国青年、港澳学子积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初心。他期待再次用心服务,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仪式上,郭祺宇和其他7名“二年级”港澳“小叶子”一同获颁“二年级生”纪念徽章。
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邬斌在致辞中寄语港澳台“小叶子”们珍惜进博会志愿服务的宝贵经历,把志愿服务做到细心贴心暖心,既以专业热情的服务展现港澳台青年的良好风貌,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形象,更以学习者的姿态深入观察、沉浸式体验,在进博舞台上读懂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庄严承诺和说到做到的大国担当,在真诚交往和密切合作中凝聚青春共识、传承青春情谊,成就难忘的青春回忆。

知行合一 在参访中厚植家国情怀
过去2年,已有108位港澳台青年志愿者参与到进博会志愿服务中。今年,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人数再创新高,81名港澳台“小叶子”从160余位报名者中遴选产生,他们来自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诺桑比亚大学等30所海内外高校,专业涵盖法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会展、新闻传播、信息技术等,将在人文交流和咨询处的岗位上提供志愿服务。
作为团市委、市青联开展沪港澳台青少年交流的重要项目,进博会港澳台青年志愿服务团旨在以进博会为载体,为港澳台青年搭建深入了解祖国发展的平台,引领其增进对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解与认同,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11月1日至13日服务团在沪期间,团市委、市青联策划组织了系列参访交流活动,将志愿服务与国情教育、文化体验、高校交流等深度融合,帮助港澳台青年志愿者在服务进博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成就。
本次服务团中,共有25名港澳青年第一次来到上海。“这就是魔都啊!”11月3日晚,服务团参加了《“一江一河 红色航程”东方之珠:穿越浦江解码上海现代化》课程。在浦江两岸的璀璨夜景中直观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实践,香港“小叶子”郭馨莲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此前对上海的印象多来自影视作品,亲身来到这里感觉非常震撼。”同样首次来到上海的澳门“小叶子”梁家辉,也对外滩印象深刻,“浦江两岸摩天大楼与历史建筑交相辉映,让我感受到上海这颗‘东方之珠’的璀璨,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效。”
11月4日,服务团参观了中共四大纪念馆、国旗教育展示厅、杨树浦水厂和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郭祺宇有幸成为2025年到访中共四大纪念馆的第100万名观众,“在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之际来到这里,我倍感荣幸。纪念馆曾向澳门濠江中学赠送编号为75的国旗,而濠江中学升起澳门第一面红星红旗的故事,正是爱国爱澳精神的生动体现。作为一名澳门青年,我会传承好爱国爱澳精神。”
在进博会志愿服务结束后,港澳台志愿者服务团还将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并观看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充满国风韵味的故事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探访金山中国农民画村与枫泾古镇,直观感受上海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此外,为促进港澳台青年志愿者和上海高校志愿者的深度融合,除了在岗位服务期间采用“1+N”配岗模式外,服务团在上海期间还将前往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参访,与两所高校“小叶子”们开展面对面互动交流,在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中进一步拉近彼此距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