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芳院士开讲先进纤维材料,“攀登讲堂”引领青年聚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什么是先进纤维材料?从一根细丝到“国之重器”,纤维材料如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年轻一代如何投身科技自立自强,走好自主创新之路?11月18日下午,一场关于先进纤维材料的深度对话,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与上海青年之间热烈展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习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由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共青团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共青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联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联络处、上海市档案馆承办的“攀登讲堂·院士与青年面对面”活动在市档案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作主旨演讲。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邬斌,团市委副书记、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江,团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区青联主席赵辉茂等出席,市青联委员、会员团体成员代表及相关领域青年代表近200人参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先进纤维材料作为新材料与先进材料的典型代表,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用广泛,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朱美芳院士以《世界先进纤维材料的中国之声》为题,围绕“纤维之源、纤维之路、纤维之智”,生动描绘了“小纤维”支撑“大产业”的创新图景。“纤维既要‘上天入地’,也不能离开国民经济主战场”,她指出。谈及极端环境下的科研攻关,她强调“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谈及人才培养,已执教36年的朱美芳院士动情地说:“学生就是我开发的最好‘材料’。”她勉励青年“蒙学善问、泰定求真”——“这是我们团队的团训,就是要勤奋学习、善于交流,泰然处世、探寻真理。”
在随后的专业对话环节中,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工程师、创业者、企业家及投资人代表,围绕产学研融合、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话题与朱美芳院士展开交流。对于构建更高效的“产学研”协同机制,朱院士指出“要真正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要向企业家学习、尊重企业家、真正为企业家服务”。针对部分医用纤维材料仍依赖进口的现状,朱院士深有感触地说,应该加强“高科技小品种”与关键零部件材料研发,并强调需依托重大科学装置,在月球、深海、真空等极端条件下实现材料突破。
市青联委员、上海宏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黎昊表示:“听完讲座,更加坚定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作为青年企业家,我将努力推动优质新材料应用于大国重器的制造,把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东华大学教授徐桂银表示:“朱院士的分享让我们看到,材料创新直接关乎国家需要,更坚定了我们科研报国的初心。”
观众互动环节气氛十分热烈。一位大一学生提问,“面临未来材料智能化、高性能的发展趋势,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哪些技能?”朱院士回应:“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发现真问题就可以尝试科研——你们可以问老师,也可以来问我!”真挚的寄语引来全场掌声。
活动现场,邬斌代表主办方向朱美芳院士送上“攀登讲堂”活动纪念证书。王江、赵辉茂共同为五位青年代表颁发“攀登讲堂”活动纪念证书。
“攀登讲堂”院士与青年面对面活动是市青联“青联大讲堂”品牌矩阵下的重要系列项目。自今年启动以来,已举办多场院士前沿分享和青年深度对话。未来,活动将持续邀请各领域顶尖科学家与青年对话,引导广大青年学习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凝聚青春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