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专题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将珍贵历史档案文献运用到党校教学中
2025-11-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系列丛书出版首发后,围绕这套丛书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主办的《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系列丛书专题研讨会11月2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编写、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印制的《〈永远和党在一起——中国福利会英文历史档案选编〉专有名词翻译手册》,在本次研讨会上正式推出。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时刻,举办专题研讨会,既是对历史的深情致敬,更是对伟大精神的赓续传承。这套丛书是宋研会历时七年精心整理的重要成果,真实记录了宋庆龄同志领导保卫中国同盟及其后续组织,为民族解放和世界和平奋斗的光辉历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重要的时代意义。丛书面世,为深入研究宋庆龄同志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注入了新的历史养分。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熊月之表示,“203档案”无论对于研究中国福利会史、中外关系史、国共关系史,研究路易艾黎、马海德等国际友人史,还是研究上海城市史,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203档案”具有原初性,是历史活动的直接记录;具有唯一性,是不可替代的独家史料;具有在场性,是构成研究领域的史料支撑。三卷本档案的隆重推出,为我们研究、解读、理解宋庆龄,进而为研究、解读、理解上海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提供了相当丰富、无可替代的资料宝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聂文婷表示,《延安卷》中的珍贵历史档案文献对于党史研究与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何以得民心的问题,具有特别具体历史细节的叙说,如果将这些珍贵历史档案文献运用到党校教学中,会让党校课堂更为生动和耳目一新,也更具历史支撑力和理论说服力。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理事陈雁表示,“203档案”作为中国福利会历史研究的核心文献,其系统性的记录为理解战后至新中国建设初期社会组织与城市治理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关键实证。特别是《上海卷》,不仅填补了上海现代民政福利事业史料的重要空白,更折射出特殊历史阶段社会机构在政治转型中的适应与贡献。档案显示,在上海解放前后的社会变迁中,中国福利基金会作为一家有政治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机构,成功实现了机构的自主性与连续性。它在城市救济体系中扮演物资调度与分配的“中介者”、推动儿童公共文化建设的“先锋角色”和跨区域救济的“协调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