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市展台在长三角文博会上“别苗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郭容/图
一切都在显示,苏超的“后劲”还很大。2025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11月2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启幕。依照城际足球比赛的惯例,各市展台也都打起了擂台。而在“别苗头”之下,文博会的文化产品水准不断提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苏超“卷”进文博会,各城市非遗“别苗头”
苏超落幕,但人们显然意犹未尽。在长三角文博会上,江苏扬州市主打诞生于1830年的谢馥春苏超联名款四季香囊。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看到,作为重要的非遗,此香囊织锦质地,香气馥郁,又加上足球元素,更富有了几分现代气息。也因此,扬州香囊关注度颇高。
怎料十几步开外的徐州展台,工作人员孙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徐州的马庄香囊也是一绝。马庄是徐州的一个村庄,素以香囊制作闻名遐迩,“虽然和扬州的香囊相比,我们的马庄香囊用布略粗,中草药的选择也没有那么考究,但是性价比高,更接地气。”即便是不看苏超的人,也能够立刻感觉到,这两个展台之间浓浓的竞争气息。
在江苏的手工艺界,苏州的“苏作”和扬州的“扬工”,即便放在全国也是鼎鼎有名的。眼见扬州和徐州的“香囊大战”正酣,苏州便另辟蹊径,拿出了他们最有名的丝绸。一款苏超联名款彩绘丝带在文博会被抢疯了。苏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绸用苏州震泽地区的上等蚕丝精制而成,在其他地方是很难做出来的,可谓“一稠封神”。
有意思的是,这种市域非遗PK,在今年长三角文博会上相当之盛。看到周边江浙省市“鏖战”不止,上海也不甘落后,在博览会入场最显眼的位置,支起一口大锅,菜肉馄饨现包现煮。记者了解到,此摊为上影集团旗下银星皇冠假日酒店大厨所设,虽长三角各地都有菜肉馄饨,但唯独上海这碗馄饨刚和沪语版同名电影搭边,所以也就有了别样的滋味。
传统和现代交织,文博会扩展了文化外延
今年的长三角文博会给记者一个比较深的印象是,所谓非遗已经不是那个非遗了,当传统遇上现代,当非遗加持了高科技,那一切都是另外一个市面了。夏琳璐是浙江杭州锔瓷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但她这次却跨界带来了一款智能声控音箱香薰加湿器。香薰属作为非遗的香道范畴,但是声控音箱就完全是科技范了。记者看到此款香薰,外壁仿制了水墨和漆艺,“非遗+科技”完美融合,让人感觉到传统非遗竟也能如此年轻而有活力。
说到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作为中国科创之都的上海显然更有说服力。这次长三角文博会上海的阅文集团就携《庆余年》《全职高手》《诡秘之主》等重磅IP集中亮相,系统展现了从精品内容创作到IP全产业链开发的数字文化新生态。
记者看到,现场展出了“阅文十周年·角逐IP之光”十大人气角色。这份由3000万人次票选出的榜单,既有《仙逆》《诛仙》《斗破苍穹》等历久弥新的时代经典,也有《诡秘之主》《道诡异仙》等定义潮流的标杆新锐,清晰勾勒出网络文学跨越代际的发展脉络。无论是《诛仙》《斗破苍穹》,还是《诡秘之主》其实都是指向中华传统文化,但却是用最先进的数字文化生态理念去进行打造,因为这些优质网络小说的传播效果极佳。
阅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从“内容出海”到“生态共创”的过程之中,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海最大的IP来源。阅文旗下起点国际(WebNovel)已向海外推出超10000部中国网文译作,同时培育了50万名海外原创作家、上线约77万部原创作品。其中《庆余年第二季》《大奉打更人》《与凤行》《玫瑰的故事》等影视作品屡次登上海外视频平台榜单。2025年下半年,阅文现象级网文《诡秘之主》改编成动画作品,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IMDb开分高达9.3分。
联动全国各地,长三角文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今年展会规模达8万平方米,汇聚超过1500家文化产业相关单位和企业品牌。通过深度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商承体、展贸结合”的联动模式,展会真正将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转化为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消费动力。
除了传统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各自的独立板块外,文博会还设有一个综合发展板块,汇聚云南、贵州、内蒙古、吉林、新疆阿克苏、山西临汾等53个地级市,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宽领域、高能级的文化产业生态展示矩阵。而这个矩阵近些年在不断扩大,这也意味着长三角文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其中,以“共饮一江水,共创新未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的云南展台相当亮眼。500平方米的空间里,鲜花瀑布成为备受瞩目的打卡热点,“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云南特色与时代气息的文化盛宴。云南素有“天然摄影棚”之誉,此次参展,云南带来了各种高科技装备。3D裸眼技术打造的“亚洲象走进上海滩”场景栩栩如生;VR探秘云南项目让观众足不出沪便能开启“蘑幻奇旅”,跟随亚洲象、黑颈鹤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此外,还有AIGC次元换装互动体验,进一步拉满科技感与趣味性。
歌舞自然也是云南的一个标签。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与云南民族村演员联袂带来民族互动打跳,邀观众参与,让文化体验从“观看”转向“沉浸”。“晴天姐妹”携手鼓登台,奏响《云底人间》《小宝贝》,尽显悠闲浪漫。宝藏乐团献唱《快乐拉祜》,云南民族村演员献演民族音乐串烧,彰显云南民族音乐多元魅力。压轴环节,彝族非遗传承人罗凤学演奏少数民族独特乐器并讲解文化故事,既拓眼界又传非遗魅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郭容/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